我的志願,真的是「我的」志願嗎?

從「一般技能」轉變成為「賺錢技能」,過程肯定是有許多委屈的。但是,有種情況很麻煩,不是忍受委屈就可以解決的:「遊戲規則訂壞了。」


圖、文/黃郁棋 

《我的志願》到底是什麼呢?這個大家從幼稚園、國小、國中都寫過的作文題目(不知道為什麼,高中通常不寫了,可能覺得不切實際吧),每個人應該都為它傷過腦筋。出了社會之後,《我的志願》從一個作文題目變成現實問題,一個很殘酷的問題:

「我的志願,真的是『我的』志願嗎?」

今天社會上的各行各業,遊戲規則大多不是我們訂下的。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:「這個明明是我的興趣,但是真的入行後,就完全提不起興趣了。」無論是設計、編程、業務、行政、運營,肯定都經歷過一樣的心情。


▲演藝事業,是許多人的志願。(圖/黃郁棋攝/納豆)

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不提了,畢竟要讓一個技能「貨幣化」(就是可以賺錢的意思),肯定會經歷某些陣痛期。例如將你的技術量化、犧牲質感,例如對一些糟糕的人卑躬屈膝,例如忍受客人的冷嘲熱諷,甚至上級的不合理要求等。從「一般技能」轉變成為「賺錢技能」,過程肯定是有許多委屈的。

但是,有種情況很麻煩,不是忍受委屈就可以解決的:「遊戲規則訂壞了。」

今天為了讓你的技能成為「志願」、並且可以賺錢,我相信這些委屈很多人都可以忍受,甚至轉換心境變成享受;但是「遊戲規則訂壞」可就沒那麼好解決了。從哪邊判斷遊戲規則訂壞了?


一、產品的價值被嚴重低估,就連第一名都在虧錢的時候。

二、不犧牲掉未來,就無法賺錢的時候。


三、該產業員工「不再驕傲」的時候。


四、不犧牲員工健康,就無法「打平」的時候。(注意:「打平開銷」)


五、該產業相關人員,越來越少人在精益求精、學習新知的時候。


可能有人會說:「遊戲規則訂壞了?那就改唄,廢話那麼多幹什麼。」偏偏修改遊戲規則,就跟罷免總統一樣困難。尤其考慮到各行各業都有既得利益者(公司不賺錢、生態不健康,但是個人荷包滿滿),這種擋人財路的事真的不是說做就做得到。


▲極樂世界的生態不健康啊啊啊啊!(圖/翻攝自,呃,不知道哪裡)

相信很多人已經看出來了,我在講的其實就是電子媒體產業,包含但不限於。在電子媒體產業當中,有好幾個奇怪的「迷思」或「現象」,值得拿出來討論,但是卻很少人去質疑為什麼:

一、大家重視「Page View」(PV)大於「Unique Visitor」(UV),絕大多數電子媒體都在追求流量,但是卻很少使用獨立訪客當做首要觀察標準。這個其實是「CPM、CPC至上」導致的結果,畢竟這是聯播網的計價方式,一個人看的頁面多了,不小心誤觸廣告的機率還是比較高,儘管獨立訪客並不多。但是對廣告主而言,UV其實更重要,因為它代表的是每一個不一樣的自然訪客,曝光帶來的潛在商機也比較高。

更別提「以閱讀時長」計價了。這個計費方式其實對於「質大於量」的網站比較有利,但是並不符合現在主流遊戲規則。

二、承上,大眾媒體其實原先是有分受眾的:財經、科技、健康、社會、消費、情感、情色、新奇等。但是很多媒體為了賺取更加「暴力」的流量,紛紛引進「內容農場」作為招徠訪客的方式,不管受眾專一性。

內容農場能擴散,其實取決於成功、迷人的下標,以及獵奇的內容(雖然大多是假的、不正確的),例如:《原來喝牛奶是慢性自殺!難怪這麼多人喝了就拉肚子》、《原來我們剪腳趾甲的方式都是錯的!原來我們吃飯的方式都是錯的!原來我們打從生下來就是錯的!》等等,諸如此類。

但是,農場內容卻為整個媒體產業帶來非常不良的影響。它其實是在「消費讀者的信任」、倡導「不精準訪客也能賺錢」的理念,它讓整個媒體產業的「算錢方式」往內容農場看齊,更讓一些不具思考能力的媒體業主管紛紛效尤,為了眼前的業績(其實也賺不到多少),將好內容、爛內容、真正的採訪內容、假的謠言內容,通通送做堆,用「看似公平」的愚蠢方式計價。

當然,如果這個媒體、次媒體本身就是走這條路起家的,另當別論。但是當所有媒體都走這條路,就大有問題。

對讀者而言,長期接觸獵奇標題與內容的刺激,會降低他們對於內容獲取的敏感度;就像抗藥性一樣,這類「農場內容」如果不推陳出新,其實活不長久,但是卻連帶正常內容也一起陪葬了。

三、為了鼓勵員工幫公司賺錢,上級常常會開出「流量獎金」,希望大家一起努力。這本意其實是很好的,但是卻可能打擊到部份在冷門領域默默耕耘的同事。

別說能不能擴散是「能力上的差別」,其實假消息、謠言消息一直以來都比較容易傳播,作者能力強不強一點也不重要。《確定了!井上雄彥老師決定畫「灌籃高手續集」》、《去了一趟印度,結果一路吐著回來:天啊,到處都是屍體》,如果連媒體都加入謠言一族,短期會有流量沒錯,但是長期下來呢?你希望廣告主在你這下怎樣的廣告呢,形象廣告?

雖然我是「媒體流氓」,但是流氓看見黑道治國還是會不爽的啊。我的志願,到底是誰的志願?我理想中的電子媒體,是這個樣子的:
在眾口鑠金的社群環境中,掌握病毒傳銷、品牌經營的機會,傳達「有知識價值的、有成長潛力的、能增進民眾判斷或審美能力的內容」給讀者,並且用質感與故事包裝廣告,讓廣告主接觸到有價值的顧客,也讓非顧客讀者能從中獲得不少東西。質感與知識,可以加固農場的柵欄,避免小豬跑進城鎮中心。

最後,推薦大家看看Keynes的「履歷表背後的意義」投影片,很簡單又很中肯的幾句話,跟大家分享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