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新聞可以吃下肚,台灣現在有多少頂新?

(Photo by Jim Lukach
會議過後,我不禁在想,如果新聞可以吃下肚,台灣到底有多少頂新?沒錯,賺錢很重要,但是當你賺的是黑心錢、會傷害到社會大眾與你的使用者時,這個錢能賺得長久、賺得彼此都愉快嗎?媒體雖然不能代表未來,但是它往往反應著整個社會的思考與價值。


圖、文/黃郁棋 

昨天在《三立新聞網》的內部會議上,有個議題被我們討論了很久,大家的意見都不太一樣:「到底太陽花女王的新聞,值不值得做?」起先,我小看了這個議題,說到底不就是媒體道德而已嗎?早就探討到爛了。只是聊著聊著,我發現它其實觸及到整個電子媒體環境的「矛盾」:到底是賺錢重要、還是道德重要?如果都重要,那麼到底「多重要」?

有在關注《台灣小吃札記》的人應該都知道,我自認為是一個媒體界的流氓,凡事向錢看,只要沒有商業價值,就不值得做。在我的觀念裡,媒體行業從來就不是一個慈善事業,救苦救難是菩薩的責任,媒體道德壓根就是個屁。(詳情請見我三月份時寫的文章:媒體人的初衷是什麼?或許...沒有,沒有什麼初衷


所以,我應該是「太陽花女王報導」的支持派囉?為了流量,將話題做到死,不賺它上百萬點擊率不甘願的賺錢派?

恰恰相反。會議上,我是傾向不要去做「太陽花女王」報導的那個人。

當然啦,並不是因為我突然間佛光普照、心疼當事人,或是覺得做這個違反媒體道德,所以應該自我節制等等。我認為不該去做太陽花女王事件的理由,還是因為錢:這個流量,帶來的風險太高、形象太負面,且對於團隊走向、風氣以及形象的塑造,瞄准了不好的那一端。

我認為太陽花女王不該做的理由其實很簡單(延伸問答會在最後面討論):

一、它帶來的流量,不是「有價值」的流量,而是「不要命」的流量。也是這種不要命的流量,害得電子媒體的廣告這麼不值錢。(延伸問答:沒有量,質再高也是徒然不是嗎?不趁這時候搶進流量、帶領其他報導前進,更待何時,等讀者覺醒嗎?)

二、它將整個新聞團隊的形象、風向,都帶去了「情色、隱私、狗仔」這一塊,這對我們不利。而想要在這一部份有所成就,一個方法是灑大錢埋狗仔,另一個方法是灑大錢養網路社群編輯,搶鄉民評論。這塊早已紅海紅到不行,為什麼要去做?(延伸問答:那,不做這兩塊,做什麼才有錢賺?)

(Photo by Reinhard Kuchenbäcker

三、做這個話題的風險太高。第一,它是針對「個人名譽」在做報導的,本身就有極大風險;除了《壹週刊》,其他媒體通通都不是當事人,憑藉著網友的猜測與其他媒體的評論,就捕風捉影的寫出一大堆結論。一個不小心,被告事小,當事人真的有個三長兩短,媒體連下臺階都沒有。(延伸問答:那麼,怎樣的東西,風險叫做大?)

四、拔草測風向,網路上的輿論並非完全一面倒。身為媒體就是要有尚書大人的直覺,你能製造輿論,輿論也能摧毀了你。

就這麼簡單,我不支持做太陽花女王的報導,只因為他弊大於利;不過,這是我個人的見解,團隊的「共識」才是最重要的。還好,會議最後我們也得出了一個不錯的結論,在這邊分享給大家:
「當事件主人翁並非自願性公眾人物的時候,就要看報導本身是否具有公眾價值,尤其報導可能會傷害到人的時候。如果事件牽涉到社會不公、天怒人怨的時候,就勇敢的做;如果事件只關乎當事人、或是只有少數幾個人的時候,可以再考慮考慮,不必急著做。看風向、看團隊大家的意見再來做決定。」

會議過後,我不禁在想,如果新聞可以吃下肚,台灣到底有多少頂新?沒錯,賺錢很重要,但是當你賺的是黑心錢、會傷害到社會大眾與你的使用者時,這個錢能賺得長久、賺得彼此都愉快嗎?媒體雖然不能代表未來,但是它往往反應著整個社會的思考與價值。當媒體風氣習慣了斷章取義、毛躁發言、二分法扭曲真相、刺激族群對立的時候,這個國家的國民,肯定也特別容易被蠱惑、特別看不清真相,容易迷失在全球浪潮中,找不到方向。

(Photo by Abdillah Wicaksono

當人民普遍找不到方向、習慣看到一根漂流木就緊抓不放,自然社會就難以形成冷靜思考的氛圍,傑出人士也更難留下。這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惡性循環,媒體影響讀者、讀者影響媒體的獲利與營運方向,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大家一起沉淪。

別誤會了,這並不是什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;先崩壞的是想賺錢的少數媒體,然後擴及到更多讀者,進而反彈給整個媒體產業。

只是,怎樣的報導才叫「好報導」呢?天天報導國際消息就叫「好報導」嗎?關於這個層面的思考,我認為還是要取決於你對於讀者的意義是什麼。以下是我認為「好報導之於讀者」可以成立的幾個理由:

一、讀者看了,可以長知識,而且是真知識不是錯誤知識。(至於這個知識可以帶來什麼好處?就看讀者自己的造化了)

二、讀者看了,可以賺更多錢。可以增加好的財富價值觀,對於「金錢累積」有正面意義。

三、讀者看了,可以更深刻的認識這個世界、產業脈動。增進他對於世界的想像,甚至興趣,對於他在未來做選擇有所幫助。

四、可以給讀者一個信念、方向、希望,而且這個方向是正面的,可以讓人心滿足。(我認為娛樂報導很大一部份的價值在這邊,追星其實是一種追求,或者心理上的滿足)

五、可以帶給整個社會前進的力量,例如抓到弊案與貪污確定等。

(Photo by JD Hancock

最後,我來探討一下上面的延伸問答,這是在電子媒體圈滿常被人討論的案例:

   問:沒有量,質再高也是徒然不是嗎?不趁這時候搶進流量、帶領其他報導前進,更待何時,等讀者覺醒嗎?

   答:這可以說是今天電子媒體最大的盲點,也是最大的弱點所在。可以的話,誰不想多賺一點!但是我一直覺得,現在的這種商業模式,正是電子媒體最大的阻礙:它將內容的價值降為零了,今天訪客不管是被標題騙進去的、為了內容點進去的、為了看一張圖片咻一聲滑進去的,還是為了看色色的影片溜進去的,開價都一視同仁。

黑心就已經很慘了,還賺不到幾個錢。垂直媒體正在慢慢興起(專業型媒體,科技啦、財經啦、美妝等等),大眾媒體只剩下前幾名有飯吃。繼續走無差別流量路線,這些點閱的價值只會繼續被低估,而且還阻礙新的商業模式誕生。

(Photo by mkhmarketing

   問:不走狗仔路線、不走社群廢文路線,電子還有什麼能賺錢?

   答:今天我看見《地球圖輯隊》在對外募資或許是為了做大、或許是公司內部資源要不到,原因我不知道,但是這麼一個理想型媒體看來在賺錢的路上遇到了不小的瓶頸。

其實就我所知,今天有許多媒體已經將「內容」作為服務,賺錢管道早已透過其他方面來完成,例如辦收費講座、開課等等。老實講,在現有的經營模式底下,我還沒看到效益高的商業模式出現。比較值得一提的,是最近的「楚門遊戲」,他們利用LiveHouse即時轉播幾個妹子的生活、並且透過集資來增添遊戲內容,並且達成賺錢目的,是這幾年來最有意思的。

當然,我不是說以後所有媒體都要玩楚門遊戲,這個只能玩一次、第二次就沒話題了;但是它的賺錢法很有意思。社交的背後,其實是「年輕人+性衝動」組合而成的產物,是不是可以多從成人媒體的玩法身上取經呢?

(ScreenShot/地球圖輯隊

   問:對媒體而言,什麼樣的東西叫做風險大?

   答:其實(被告)經驗豐富一點的人都知道,當你的報導形態是攻擊型的、對象又是「特定任務、特定企業」的時候,特別需要小心;尤其「擋人財路」,背後的風險因子更會急劇上升。所以許多大企業被指明時,往往會利用廣告抽單的方式要求新聞下架。(附帶一提,只要新聞發出去了,新聞下架只是欲蓋彌彰。)

如果綜合看下來(經濟啦、安全啦、道德啦),風險大於預期收益的時候,這類新聞還是儘量避免的好。當然,如果你是為民發聲,得到的掌聲往往也會很大,像徐嶔煌之前打頂新與統一,最後被《北美智權報》辭去總編輯職位,卻贏來許多人的喝彩。(究竟划不划算,當事人才知道;但如果是為了信念而戰,划算與否恐怕也不重要了。)

其實除了賺廣告費,電子媒體似乎還有更多種潛在商業模式(例如楚門的遊戲),只是很少人去嘗試罷了,有想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;繼續往紅海鑽,現在我已經不看好了。(已經有巨人站在那邊,正面硬碰硬的效果很差,尤其是巨人自己也很窮的時候。)如果不必當黑心商人,賺錢的可能反而更多,幹嘛要學頂新呢?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