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要說明書的產品,不是好東西:你到底在公司做了什麼?


文/黃郁棋

出社會以來,我一直奉行著一個原則:「簡單,是複雜的最高境界。」不管是給用戶的產品、會議上的報告、給新進同事的交接清單,一切都以「國中生,不,國小生都看得懂」為原則進行。今天我一個人在淡水看書散步的時候,稍微在腦內自我對話了一下,關於好產品的定義、我們該如何看待「簡單」這兩個字的邏輯。就讓我姑且記錄下來,有興趣者,姑且看之:


首先定義,什麼是「簡單」?所謂簡單,其實就是讓使用者覺得自己在掌控一切,卻又不需要動腦;複雜的部分,都被隱藏起來了。也就是說,「簡單是複雜的最高境界」,它的本質是複雜,但是你讓使用者輕鬆駕馭,且充滿信心。

讓我更深入一點描述。

想要讓產品簡單,就務必得把目標訂得高些、再高些,不要使用常規的可用性目標。例如說,原本專為「某群人」設計的產品,變成「所有人都適用」的產品;語義清晰的「錯誤訊息」,乾脆試到完全不會出錯。

讓你的產品在極端環境下依舊好用,它對用戶而言就會變得值得信賴;而這只是簡單的根本條件。

賈伯斯是這樣形容簡單的:「乍一看到某個問題,你會覺得很簡單,但其實你並沒有理解其複雜性。當你把問題搞清楚後,又會發現真的很複雜,於是你就拿出一套複雜的方案來。事實上,你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,而大多數人也都會到此為止...。

但是,真正偉大的人還會繼續向前,直到找到問題的關鍵和深層原因,然後再拿出一個優雅的、堪稱完美的有效方案。」


換句話說,對設計者而言,堅持不懈是簡單的第一步;如果你中途放棄了、偷懶了,你就只能按照表面上的需求進行設計,於是一個耗時耗力又不值得信賴的產品出現了。尷尬的是,接下來要你放棄它,你會捨不得;繼續用,又很難用。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,恭喜雞肋誕生。

讓產品簡單的四種方案

簡化一個產品,通常會有四種方案:「刪除、組織、隱藏、轉移。」

根據Standish Group的研究報告,一個軟件通常有64%的功能「從未使用或極少使用」,這時候刪除、簡化就有它的必要性。刪除或省略功能,確實可以創造出成功的產品,例如輕博客(Tumblr、LOFTER等)。

對一個產品而言,功能的深度,很多時候比廣度更加重要,也更加難以達成。所以在刪除功能前,必須先詢問自己:「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?」刪除得太多刪過頭,產品勢必變得平庸。

除此之外,刪除產品功能時應該糾結的是:「為什麼要保留他?」而不是「為什麼應該去掉它?」的確,只要是花錢買的,沒有誰會願意把它白白扔掉。但是用於創建功能的成本,本來就是不可回收的,這是沈沒成本誤區。在判定是否保留的時候,必須評估它能發揮多少作用,保留他會導致多少額外成本,維護與效益的性價比多高。



如果套用到網路新聞媒體業

一、對一般大眾而言,他們最感興趣的,是如何立即把工作做完;對專家而言,他們喜歡首先設定自己的偏好。換句話說,訂製新聞什麼的,對專家而言很有趣,對一般大眾而言很多餘,甚至厭煩。


二、一般大眾認為,一款產品容易操作、無需思考或看說明書,是最有價值的;對專家而言,他們多半更在乎操作起來是否精確。換句話說,當你設計某個功能還需要說明才能讓人理解,就已經注定與最優秀無緣了。

三、一般大眾只想看見靠譜的結果即可,專家則力求完美的結果。換言之,你這篇文章到底有沒有抄襲、內容求證幾次,一般大眾並不那麼在乎,只要別太誇張即可。你的網站是否美輪美奐,還不及方便閱讀、廣告少些來得實際。

四、一般民眾怕弄壞東西,專家則喜歡刨根究底的解構。若你從專家的角度設計產品、設計新聞網的功能,會趕跑一般大眾。

五、一般大眾想看到的是有感情的故事與例子,專家想看到的是故事背後的原理。而產品,大多是為一般大眾而做。

你必須傾聽用戶,卻千萬不能盲從

客戶的確會對產品提出很多要求,但是他們沒有必要對這個產品負責,該負責任的是你。客戶不需要知道,如果想到一個點子就直接放到產品中,很可能會導致產品失敗,但是你必須知道。

所以,客戶的意見必須傾聽,但絕對不能盲從。

除此之外,當用戶指出了你明顯的錯誤時,不要光是道歉,也要讚揚他。只有道歉並不會引來原諒,太多次還會讓人憤怒;但是讚揚,卻能給人很大的成就感,輕易的滿足他。

這只是我的碎碎念,聽聽就算了,千萬別當真啊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