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Photo by 林敬旻)
我想表達的是,如果你今天本身不具備某種程度的見聞廣度,這些「國際消息」對你真的沒意義;當真是別人家的瓦上霜,掉不掉干卿底事。想讓「國際新聞」對自己產生意義,自身的功力要夠,否則純粹就是知道,實在沒啥價值可言,更別提「國際觀」。
圖、文/黃郁棋
從我進入「媒體業」這個亂糟糟的生態環境以來,要我們寫「國際新聞、重要報導」的讀者不在少數;這些讀者認為,他們受夠了每天的腥膻色,誰又劈腿了誰、誰又愛上了誰、誰的春光外泄這類報導,他們想看「真正的新聞」。而媒體人也總是從「讀者不愛看、業績起不來、讀者來決定業績,業績來決定營收,營收來選擇報導方向」作為回應。
當然,一些自認為清流的媒體(不是貶義,而是褒義,自認為清流在這年頭不容易),也確實努力想走出不一樣的路來。例如地球圖輯隊堅持寫國際消息搭配美麗的有版權照片;例如泛科學堅持走「科學的路」,用親民的方式讓大眾認識科普。例如SOS(Sound of Silence)想給優質作者一個機會,用募資的方式,營造另外一種優質文章生態圈;例如「重擊」系列,也嘗試走出自己的路。
(Photo by 黃郁棋)
我始終敬佩這些人,無論是老闆還是旗下員工。但是有時候,我難免詢問自己(或別人):
「看完了國際消息、專業資訊、產業消息,你覺得自己的『國際觀』進步了嗎?」
相較於阿基師、太陽花女王的新聞,這些清流的存在,到底可以帶給社會如何不一樣的衝擊呢?如果這些「了不起」的國際消息,對讀者而言也只是看看就過去了,下一秒就忘記了,沒有感覺、沒有衝動、沒有憧憬、沒有啟發,那這個國際消息,到底有什麼意義?
從「意義」來看,就是傷感情;如果對讀者而言,意義是一樣的,那這些清流也真的就是做心酸的。
媒體的價值,在SNS的衝擊下,變得越來越模糊;如果「對讀者的意義」這個很根本的層面沒有想通,不管怎麼做都是治標不治本。有在經營電子媒體的人都知道,來自社交網站(如臉書)的讀者,有非常大一部份都可以稱作無效讀者:他們的跳離率太高了,高到令人質疑,你幹嘛來看?
當然,跳離率跟你的網站版面配置、內容、用色都有關係;但是從我待過的新聞網站與論壇、甚至部落格來看,來自社交的流量,跳離率基本上是很持平的:持平的高。(所謂跳離率,是指看了一頁就離開的讀者,一般而言這類讀者都被我視作無效讀者;他唯一的效用,就是點了讃、按了分享,製造自然社交擴散,吸引更多無效讀者過來。)
(Photo by 黃郁棋)
如果今天你跟英國《泰晤士報》一樣,堅持自己做新聞網站「不為了臉書」,那你就不能被「無效讀者」給蠱惑了:儘管他們製造的「自然擴散」非常強大、業績短期內看起來暴增,但是卻無法持久,高潮來得快、去得也快。
當然,不是說「無效讀者」不好;如果你今天能夠每天都找到話題,不斷的吸引無效讀者過來,這些無效在某種程度上也就變得有效了。但是,身為一個記者、作者、甚至知識提供者,這個是不是你的終極目標呢?
我相信不是。
先暫時回過頭來說讀者吧!如果你今天讀國際新聞,只是為了「強迫自己假裝很清流、認為自己不該與媒體同流合污」,所以勉強自己看國際新聞;那我說真的啦,你不要看也罷。因為起心動念就有問題,到頭來,你跟大多數「無效讀者」還是一樣的,沒有想法、沒有欲求,只是看看看,看完就過去了、結束了,一天又消逝了。
我以為,今天之所以這些國際消息值得看、並且能夠增進「國際觀」(這個詞太籠統了其實),很大程度是因為你加入了自己看待世界的判斷標準進去,鑑往了還需知來,不然永遠停留在鑑往的層面,你有看跟沒看其實是一樣的。
根據《Bloomberg Billionaires》,馬雲以287億美金的身價,正式超越香港的李超人,成為了亞洲第一人(世界第19);而他創辦的阿里巴巴為什麼在美國股價如此飆漲,難道投資人對他這麼有信心,不擔心中國的電子商務成功經驗出了國後水土不服嗎?為什麼老外如此買帳?報導說國際油價大跌,對世界又會有什麼影響?我想表達的是,如果你今天本身不具備某種程度的見聞廣度,這些「國際消息」對你真的沒意義;當真是別人家的瓦上霜,掉不掉干卿底事。想讓「國際新聞」對自己產生意義,自身的功力要夠,否則純粹就是知道,實在沒啥價值可言,更別提「國際觀」。
所謂的國際觀,說穿了就是「你對這個世界脈動的觀點與觀察」,空有國際新聞,而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的觀點、自己的一套價值,甚至自己面對世界的手段,國際觀是怎麼樣都不可能出現的。
培養國際觀最快的方法,就是身體力行的撞擊;在談生意上吃癟了、在感情上受傷了、跟國外朋友交上心了,聽他說自己國家在跟隔壁的交火,才發現這些變動是實實在在的,對於整個產業、社會、甚至人跟人之間,都會產生影響,只有在這時候,你才能真正品嚐出國際消息的意義所在。
當你廣結善緣,在世界各地都有幾個可以一起吃飯、聯繫的朋友時,你看待世界的態度,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;回過頭來,才會發現什麼是真實的、什麼是意識形態的偏激,什麼是憑藉著媒體片面報導、再加上個人想像所造成的誤解。
(Photo by 黃郁棋)
國際新聞的意義,是側面輔助你的世界觀,隨時更新,隨時思考、甚至做出應對。本來就沒有世界觀的人,看再多國際新聞也是枉然啊。先用自己的方法建立起世界觀吧!然後再養成關心世界的習慣,試著將生活圈、思考範圍脫離這個小島,思考人我之間的關係變化。
雖然台灣沒有一個很完善的國際資訊提供管道、更缺乏「批判」的力度;但是國外媒體有,可以先試著跳脫台灣的媒體圈,直接接觸別人的報導。
最後,我每天早上都會將自己看到的、有意思的、有點想法的國際新聞,轉寄一份到自己的信箱,再轉發給「全球資訊」群組的朋友。反正我一次轉寄給十個人,跟轉寄給一百個人,是一樣的;如果有人也想加入這個群組、每天早上接受十封、二十封信的轟炸,就在下方留下你的信箱吧。(本文唯一重點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