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黃郁棋 圖/Climb for Taiwan
過去三天,為了配合今天的大腸鏡檢查之故,開始實施低渣、清流質飲食,並且放鬆身心不碰世事,想不到居然出了一件不太重要的「大事」。二十五名修習領導學程的臺大學生,因為在網路上募資五十萬「登山費用」引發社會輿論大力反彈,新聞媒體拼命報導、名家觀點百花齊放,有專家認為募資五十萬「非常可笑」、有人認為「台灣不需要這些臺大假菁英」。
可惡,這波評論浪潮我怎麼能錯過呢,身為逗比界的菁英,當然也要出來說兩句啦。我認為,這群臺大學生募資登山,是沒什麼問題的,甚至用「菁英,所以應該被投資」作為募資理念,也是能被接受的。
這不是大頭症的問題,我一直以為,大學生最寶貴的東西,叫做犯錯的經驗。
大學生可以無知、可以驕傲、可以自卑、可以自以為是,甚至你想身兼以上四者也沒什麼問題。學校教的東西,叫做技能、叫做知識,智商高的人自然學得好、跳得高,贏在新鮮人競賽的起跑點。
然後呢?如果你沒有情商的輔助,就算你起跑點比別人前面,就算你讀的是臺大清大史丹佛,一樣沒多久就會被情商高的人給狠狠追過,連車尾燈也不留。
當然,極端的天才暫且不論,那是特例;就普遍大眾的情況來說,技能好的人,充其量就是薪資高一些的作業員。想要做到更上位,你需要的就不再只是專業知識,更重要的是搞定人的能力。
這種能力怎麼磨練呢?說難不難、說簡單也不簡單:多多遭遇挫折、多多犯錯,然後再多多振奮精神、多多想辦法改正。出了社會後,要遇到願意花成本讓你犯錯、試錯的公司老闆,很不容易。職場如戰場,沒時間讓你慢慢感受人生,公司沒義務花費太多成本在一個人身上。
而大學時期,正是最好的試錯機會。無論是職場上的試錯(實習、打工)、感情上的試錯(甩人與被甩)、知識上的試錯(論文被打槍、不小心要重修),學生這個身份,最有價值的地方不在於看電影有打折,而是試錯的成本極低、被原諒的機率極高。
因此,我不認為這二十五個大學生這樣募資,有什麼不對。就算募資失敗,也是很珍貴的經驗哪!很多人認為,他們以菁英自居、認為你應該資助他,態度令人討厭;但是,他們有逼你資助他嗎?
如果你問我會不會資助?我會很老實的回答:「當然不會資助!」
我認真看完這二十五個人的「故事」(其實就是幾句話自我介紹),發現有幾個人確實「挺有意思」,但是我拿不到回饋,所以這個募資專案對我而言是無效的。
我高中母校的保健室阿姨有句名言:「成功人找方法、失敗人找藉口。」雖然我認為這二十五個人與老師的作為沒什麼問題,但是卻沒有好好利用現成的大量媒體資源,完完全全是種浪費。如果我是顧問,我會建議他們:
一、募資繼續,但是專案修改!既然大家認為我們大頭症,那我們就改一下內容嘛。不就是要有「回饋」、態度不夠「謙虛」嗎?知錯能改、善莫大焉,把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的言辭,通通刪除或修改。
二、既然主打的是「對人才的投資」,那就應該對投資者有些精准的回饋。我發現,二十五個人當中,有人想當說書人、有人在編校刊、有人在吧台調酒、有人是醫學生,甚至有人坦承他的家教積蓄全部都送給了詐騙集團。那麼,除了登山,你們是不是也能做出一點貢獻呢?
既然想當說書人,那就推出「故事集」募資方案吧!認為妳有前途的人,只要資助妳,就能獲得一本限定版故事集。這是證明自己值得投資的方式,可以結合校刊社同學的經驗,一起排版、找划算的印刷廠。
既然是吧台帥氣的調酒師,走的是個人風格,不如推出專屬「募資調酒」,只要投資你,就讓他到你工作的店面免費喝一杯、並且親自跟你聊聊,豈不是很吸引人?
既然有幾個人是醫學生,何不趁這個機會,推出投資人免費醫學諮詢服務(我隨便想的,只是比喻,這麼做是否有問題我不確定),讓希望資助台灣未來醫生的人,能夠更多的認識你們。
至於被詐騙的同學,是不是可以提供投資你的人,一場免費演講的機會?談談現代的資安問題與個人經驗,或是提供金融市場相關主題的公司內部訓練?無論如何,讓團隊裡面的「每個人」都展現出自己值得被投資的一面、並且提供有效的回饋,才是你們現在應該做的。
三、募資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市場試水機會。你們值不值得被投資、你們提出的回饋方案吸不吸引人,媒體願不願意眷顧你們,都可以在這時候真相大白。既然媒體用了這麼多版面報導你們,何不借力使力,讓歪掉的輿論反過來稱讚你們呢?
四、良心建議:網路世界,誠信至上。無論什麼行業,讓人感受到誠意的時候,就成功一半了。加油吧,如果你們真的是台灣未來的希望,就不應該深陷在輿論當中無法自拔。還是那句話:成功人找方法、失敗人找藉口,期待看見後續的改變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