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岸學者說台灣資訊封閉、待一個月會變傻子?別誤會了,其實他說的是「媒體亂象」


圖、文/黃郁棋 

今天有一條新聞,很多鄉民看完後樂了:《強國學者批台灣資訊封閉!網友:哄堂大笑》。有人諷刺的說,「說個笑話:中國說別人資訊封閉。」也有更多人說,等中國大陸可以上Google、上臉書再來說吧。事實上,這位學者(金燦榮)談的根本不是台灣資訊封閉,而是在說台灣的「媒體亂象」!

與其被《自由時報》的標題給誤導,還不如直接看該場演講的逐字稿,我摘錄「信息封閉」這一段給大家看:

我去過台灣好幾次,有一次待了一個月,回來人就傻了,為什麼?台灣的消息都是垃圾消息,完全是一個封閉小島,信息是很多,但都是垃圾信息。

比如說,18樓有個人扔一個垃圾袋把一個過路的女人砸傷了,然後就查是哪一家,一天都是這個消息。或者一對情侶開車太快撞死了,幾個小時都是問悲傷欲絕的父母,問人家痛苦不痛苦,搞得人家都要打記者。

所以你待一個月肯定人傻了,外面發生的很多事,比如金融危機,重大的決定人類命運的事件是不知道的,是獨特的一種信息封閉。通過給你灌滿了垃圾以後,你沒有空間、時間來接受有價值的信息,所以他們那邊是很奇怪的一種信息生態。雖然美國是自由之家,年年把台灣的新聞自由排第一,但是你在那生活一禮拜就會知道人就是傻子。


現在網民的總結是,每當跟台獨分子對話,就感到一種智力的優越感,「一國兩智」,一個國家、兩種智力,擔心回來以後拉低中國人的平均智商,這個挺危險的。最近就有一種說法,因為環球時報和上海社科院有一個網上調查,有85%的人支持武力解決,結果他們就講大陸哪有什麼民意,都是共產黨操作的。這非常蠢,以後唯一能保護他們的,就是大陸民意,結果竟然說沒有,「No zuo no die」,不作死就不會死,我看他們就是在死路上走。

不過這就成全我們習老大的第二個心願,把台灣回歸祖國,所以我大膽推算有可能習總任期結束的時候南海、台海一起解決,這就是真正的中華民族復興。(金燦榮)

如果你有看完這篇逐字稿,應該就不會認為「哄堂大笑」有那麼好笑了。因為,這位對岸學者說的,其實骨子裡根本不是什麼「資訊封閉」,他也不是傻子,當然知道台灣上網不必翻牆;他談的東西,根本是台灣的「媒體亂象、媒體無腦化!」

這個問題,你能否認嗎?


是的,台灣資訊很開放。我們沒有防火牆,我們也沒有人會阻止你去關心世界消息;只不過,也沒有人會陪你一起關心就是了。我們很開放,只是沒人去利用;我們很自由,只是大家喜歡擠在一個角落,相互批判對方的不是。
 
台灣封閉的從來就不是信息、不是硬體、不是網路,而是人心。

那麼,為什麼台灣的「媒體亂象」始終無解呢?我認為,這一切與今天台灣人的生活習慣、上網習慣脫離不了關係。這已經成為了台灣人系統性的問題,不單單是「台灣人不愛看國際新聞」、「媒體做營養新聞沒人看」、「媒體賺不到錢」這麼單純了:


一、在過去,我們的上網模式多半是這樣的:先有某種需求,接著上網「找」東西來滿足自己的需求;若想要同時「一對多」的與人進行交流,就依照興趣去論壇、BBS站定居。

然而,這種情況到了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,今天的台灣人習慣抱持著「毫無需求」的心態,在社交網站「毫無目的」的瀏覽,尋找「刺激眼球、獵奇、喚起興趣」的東西去閱讀觀看。

(三立新聞網的小編狗。)

這會導致什麼問題呢?

「只有可以刺激眼球、獵奇的東西,才能得到更多的點擊、更大的觸及率,媒體也只有做這種新聞才能賺到錢。」

這種刺激的內容、色情的內容、誇大的內容,自古以來「就有人看」,並非今天的讀者就比較沒水準、以前的讀者就比較關心重大消息。差別在於,報紙並不會因為「國際新聞」比較少人看,就自動從大家的眼前消失啊!

臉書的演算法,會讓大家「只看到最多人看的消息」。假設今天臉書出現在20年前,媒體亂象、只剩下垃圾消息填滿大家腦袋的情況,依舊會發生。

(臉書演算法的價值觀。)

二、看出來了嗎?不是媒體不給你營養的東西,是社交網站的演算法「不讓你看營養的東西」!

三、為什麼這情況在台灣最嚴重、在其他國家反而還好?因為台灣是臉書滲透率「世界第一」的地方,臉書演算法造成的影響,是遍及全國的。

四、或許你會問:媒體不只有網路啊,為什麼電視也開始無腦化了?沒辦法,因為社交網站不但主導著「只給你看不營養新聞」這件事,同時還主導著「全台灣的新聞走向」。

舉個最簡單的例子:今天全台灣都在關心寶可夢Go,你電視台能不受影響嗎?對新聞來說,影響越多人的消息越重大,社交網站決定了什麼消息最多人關心,等於間接主導了電視、報紙媒體的內容走向。

(就連《TIME》都報導台灣的寶可夢現象。)

所以,大家不必再辯論「到底是媒體先沉淪,還是讀者先墮落」這個雞生蛋、蛋生雞的問題了,沒有氨基酸,一切都是屁。今天台灣的媒體亂象,根本不是取決在「媒體」或是「讀者」身上,而是取決於演算法。

然而,都怪臉書也沒道理,因為臉書其實並不是一個「新聞搜集站」,它的本質是方便的社交工具!如何傳遞「營養的新聞」,從來就不是臉書的工作,教育大眾也不是臉書的工作,臉書的演算法只是確保大家都能看到「多數人關心」的事,讓大家彼此之間的連結更強、更有話聊。

是台灣人自己依賴臉書到了一種病態的境界,就算不社交,也依賴臉書來餵養你一切知識、資訊,這個不出問題才怪。雖然說我現在完全是「靠臉吃飯」(臉書的臉),但我還是打從心底希望:大家可以培養更多「臉書、批踢踢以外」的資訊來源,不要讓社群成為你的唯一。

是的,你可以在臉書上打屁、在批踢踢上打嘴炮,在Mobile01聊手機,在卡提諾論壇看狂新聞(呃,請把狂新聞當喜劇看);但是除此之外,你必須要有獨立於社群之外的資訊吸收管道。

話就說到這邊,想看該場演講完整版逐字稿的人,可以直接點擊這個網站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