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之後、LINE也推出了行動支付功能,媒體的未來逐漸清晰?

「移動支付」的方便性,已經漸漸不輸給電腦,甚至「更直覺」;有在大陸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,應該非常有感受。刷淘寶、去大眾點評搞合購與抽獎,幾乎都是手機的天下。而這一塊,也是唯一「手機比電腦更好賺」的領域,它遠比廣告的千次曝光重要,而且廠商得到的不再是間接的數據,而是直接的營收。


圖、文/黃郁棋 

根據2014年10月9日「LINE Conference Tokyo 2014」LINE的CEO森川亮披露的數據顯示,LINE全球用户數5.6億,其中:日本5400萬、泰国330萬、印尼3000萬、台灣1700萬、西班牙1800萬。基於龐大的用戶數量,LINE也步上騰訊微信的後塵,推出「LINE Pay」支付功能;未來只要透過「LINE Pay」,可以實現以下任務:

   支付Line的貼圖、主題等費用。

   可以支付那些與Line有合作的商家、App之間的交易費用。

   可以與朋友共同分攤購買商品或服務(Share Payment)。

   只要你朋友也開通「LINE Pay」就能直接轉帳給他,無須透過銀行(Send Money)。

   既然可以轉帳,當然也可以領出來(Withdrawal)。

除此之外,LINE還提供了更多與生活結合的服務,例如叫車LINE Taxi(類似Uber那樣)、LINE Wow(快遞服務,甚至可以送午餐)。可以說,現在國際上任何「大型社交平台」都開始往電子商務、第三方支付、電子生活相關業務做結合。包括Facebook刻意把Messenger功能獨立出來,明顯也是為了將來的「線上支付」做準備。


之所以這麼多線上SNS平台搶著分食銀行業務的大餅,自然是希望將旗下數億用戶榨出油來;表面上是「簡化支付的各種麻煩」,實際上卻是一門好生意。除了大陸最大的阿里巴巴支付寶,全球最知名的第三方支付系統非「PayPal」莫屬了吧!利用PayPal,你可以實現儲值、轉帳、付款(接入各種信用卡平台)等功能。但在不久的將來,你手機裡頭的各種App,也都會提供類似服務。


不說別的,現在WeChat就已經可以轉帳了,而且免手續費(需要大陸銀行卡,大多數台灣人目前無法使用)。而PayPal基本上使用時更簡單了,只要有信用卡,就能輕易轉帳給別人;當然,也會被抽取不少的交易費用。至於這些支付平台進軍台灣,是不是會受到各種法規的阻礙,就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了。

說了這麼多,其實我的重點還沒提到;究竟「自媒體的未來逐漸清晰」指的是什麼呢?

所謂的自媒體,在國外叫做「We Media」,也就是私人化、平民化、普及又自主傳播者泛稱。只要你有使用任何社交網路、發言平台(如部落格、臉書、微博、推特、G+、LINE、微信等),廣義來說都可以自稱「媒體人」了。換句話說,有能力在口語傳播之外,利用各種媒介傳播資訊,都算自媒體。



然而,自媒體本身的「價值」絕大多數都被平台給吸收了;使用者的時間,等於都花費在幫這些平台賺錢上頭。平台是吸引人過去使用的地方,人是產品,產品可以帶來更多金錢,這是一個現在非常普遍的貨幣化(Monetizing)過程。事實上,絕大多數自媒體本身的價值是近乎於零的,但是也有少數「言論領袖」,具有一呼百應、千應、萬應甚至十萬百萬應的實力,其中的商業價值不言可喻。

漸漸的,越來越多平台開始提供「分潤」給這些言論領袖,希望藉由互利共生的方式,彼此交換利益來賺錢,例如Google Adsense與Blogger的原生結合,就是非常直接的例子。然而,Google Adsense申請的過程有些繁複、內容產出的時間與精神成本其實也不低,加入部落客賺錢行列的人非常少。(部落客的更多介紹,請見:記者說部落客很好賺,是真的嗎?


後來出現了「GigaCircle」這一類的發文賺錢網站,在獲利上又進一步簡化了;但是由於牽涉到內容的真偽、質量等問題,發文賺錢平台並不能獲得普遍大眾的認同。但是接下來的「全球第三方支付」戰火開打後,狀況可能就不一樣了:

   範例一、我在LINE上面,有一千個好友;我可以利用動態消息、群組等功能,搭配LINE Pay線上支付,直接結合電子商務獲利。

例如LINE與ASAP有合作出一個「閃購」專區,只要未來有在LINE Pay上做連結,我或許可以分享閃購的商品到動態消息(導購網址)時,順便分享使用心得,大家可以直接連過去、使用LINE Pay付款,看成交量來分潤。再加上Uitox品牌電商系統,甚至我自己就可以當電商老闆,同時身兼「EC」與「媒體導購」雙重角色。


這個其實是大有可為的哦!在對岸頗有名氣的知識性談話節目《羅輯思維》,就同時身兼「賣東西」與「媒體內容產出」兩個角色,微信公眾號突破三百萬用戶,也算是有聲有色。

   範例二、社交平台的廣告營收,難道我們真的沒機會分食嗎?雖然現在還是Facebook的天下,但是什麼時候會出現一個強勁的敵人、動搖Facebook的根本,還未可知。Facebook現在的成長已經是幾乎所有社交平台敬陪末座的,死亡帳號也越來越多;一個優秀的「臉書內容生產者」背後的價值,或許有一天會被另外一個強大的社交平台看上。

假設(只是假設),今天G+精神病發作,開始跟五月天、She、U2這些明星團體合作,付費讓他們將「獨家內容」分享在G+上,可能包括獨家影片、獨家手札、甚至獨家視訊互動(其實之前他們有試過),讓這些音樂人除了唱片與演唱會,也能獲得豐厚的社交平台媒體收入,有沒有可能形成新的生態圈?


我個人認為是可能的。甚至你的社交平台活躍度,有一天可能都可以成為貨幣化的一環;你的活躍度、觸及率越高,影響力越高,你能在Facebook電子商城買到的東西折價就越多、甚至直接免費;再結合「Messenger」未來可能出現的行動支付系統,可以提現、拿去做更多交易,有沒有搞頭?(寫到這裡我自己笑了,想像力真豐富)

   範例三、我認為傳統媒體(大眾媒體)的未來,將會建立在「個人魅力」上,而不是「品牌價值」;當許多「個人魅力」集合起來,「品牌價值」自然就高。缺乏魅力、不帶人性、缺乏粉絲的「內容產品」,價值將會無止盡的下探;媒體人可能會往「綜合策展人」方向前進,吸引魅力型作者是他們的主要任務(類似雜誌編輯邀稿),自媒體與大眾媒體,很可能某種程度上會產生結合。

大眾媒體想要「做大」,已經不可能只靠廣告曝光;背後的多元化金流才會是重點。套句《彭博商業週刊》描述三立電視老總的話:「不務正業最賺錢。」而這個不務正業其實從來就不是字面上的意思,而是看準了方向後,用各種異業結合的方式來賺取其他收益。當然,說來容易、做來複雜,但是這中間的未知發展性確實很大。(更多進軍媒體的相關問題,請見:不會消失、卻不賺錢,或許現在才是進軍媒體業的最好時機?

自媒體如何透過「鋪天蓋地而來的第三方支付」,與「大眾媒體」做合作,最後獲得雙贏的局面呢?或許是由大眾媒體來「接案」,魅力型作者來「執行」,中間的媒體人作為策展人、產品經理,或許吧,我不知道。但我確實認為「大眾媒體」贏在「自媒體」最明顯的地方,是有強力的「業務與行銷團隊」在背後支撐;這是自媒體很難兼顧的。


我想像中「未來的媒體」與「自媒體」的收益來源,大概會像這個樣子(不包含戲劇、代言、OTT等,娛樂產業比較不同)。社群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觸到商機,而商機的最終呈現模式,往往還是「產品購買」以及「服務付費」。因此,當移動支付大量結合社群後,原本屬於「廣告曝光」的資金收益,可能會讓對廠商更直接、效益更好計算的「移動支付」系統取代。

現在「移動流量」已經大幅超越「桌上流量」,對一個網站的「桌上型電腦版」以及「移動版」而言,後者的eCPM低得一塌糊塗,但是流量卻高出非常多,相信未來這個趨勢還會更嚴重。這也是為什麼Google在未來的賺錢能力受到質疑的因素:雖然CTR提高了,但是CPC大降。

而「移動支付」的方便性,已經漸漸不輸給電腦,甚至「更直覺」;有在大陸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,應該非常有感受。刷淘寶、去大眾點評搞合購與抽獎,幾乎都是手機的天下。而這一塊,也是唯一「手機比電腦更好賺」的領域,它遠比廣告的千次曝光重要,而且廠商得到的不再是間接的數據,而是直接的營收。

Google自然也大有可為,它的Google Wallet只要結合得好,Android的系統都可以成為它的吸金目標;而Apple Pay也在往手機支付的方向邁進。但是從支付寶的經驗來看,接地氣、在地化也是移動支付能夠成功的一大要素,當大家都在用的時候,你就是贏家。

因此我認為廣告曝光(Google Adsense啦、買Banner廣告版位啦)的重要性會大大降低,移動支付會逐漸蠶食並且取代,獲得原廣告主的青睞。至於「平台分潤」的部份,主要是針對自媒體,我猜測自媒體的價值會在接下來更受到重視,甚至逼得社交平台開始分潤搶人。

一個產業的興衰,一定伴隨著金流的轉變;因此我習慣從「賺錢」的角度下手,來猜測未來的產業走向。當然啦,這篇只是想像文、自嗨文,我隨便寫寫、你隨便看看,別太認真啊。

留言